为有牺牲多壮志

2017-05-18 11:08:39
   
1.刘复初、罗为群夫妇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1983年摄)

2.刘复初、罗为群夫妇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后留影。(1983年摄)

3.中国外运满洲里公司全体党员在党旗引领下列队来到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1995年摄)

 
4.中国外运满洲里公司全体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回顾梁国柱等先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1985年摄)

5.在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驻满洲里办事处组建50周年之际,郑拓彬等一批开辟满洲里口岸对外贸易运输的老前辈来到烈士陵园,凭吊当年牺牲的战友。(1986年摄)

6.今日烈士纪念碑情景。(2017年摄)

7.烈士纪念碑后侧的烈士墓地。(2017年摄)
 
——梁国柱等烈士纪念碑综述
1946年,我党接管满洲里政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贸易部驻满洲里口岸管理局(前身为西满军区驻满洲里办事处)先后有几位同志为了党和新中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在满洲里南区烈士陵园并排竖立着三座纪念碑,中间的是梁国柱烈士纪念碑,两侧为金在万、乔同和烈士纪念碑,后侧即烈士的墓地。
1950年3月21日,这一天满洲里刮起了四五级大风。此时,正在油库换装线上换装航空汽油的梁国柱突然警觉到在离油槽车两米处的电闸喷着火花,顷刻间就将他手里的油桶引燃,随之身上穿的衣服也跟着燃烧起来。面对熊熊的烈火,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必须马上把燃烧的油桶拎走,不然将会引起油槽车爆炸,而整个油库将面临毁灭的危险,同时还威胁到邻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国柱毫不犹豫,不顾身上炽热的火焰立刻提着燃烧的油桶飞奔到较远的地方,将火源引走。当在场作业的工友们纷纷跑来营救梁国柱的时候,他着急地说:“别管我,快救油库!”说着就昏迷了过去,望着全身大面积烧伤的梁国柱工友们纷纷流下了眼泪。在医院里,梁国柱苏醒后第一句话就说:“我个人死了不要紧,保住国家油库才重要,工友们以后要特别留心作业,绝不能再发生危险。”尽管经过医院紧急抢救,终因烧伤特别严重,梁国柱于翌日凌晨3时光荣牺牲,终年52岁。
梁国柱于1898年11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闯关东来到满洲里。1947年,他报名参加了我党组织的换装工会,在铁路车站从事对苏联贸易进出口换装工作。1949年初,被调到中央贸易部驻满洲里口岸管理局油脂科当上了一名换装工人。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1949年12月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1950年7月1日,中共满洲里市委做出《对于追念梁国柱同志为公牺牲的决定》。决定中说:“梁国柱同志这种爱护祖国人民财产自我牺牲的精神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因此,为了追念与表扬梁国柱同志,为了教育与鼓励党员学习梁国柱同志崇高的品质,特作如下决定:
1.追认梁国柱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赠送模范党员的称号。
2.将梁国柱同志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工作的模范事迹向党员传达,并在党报公布,以资表扬。
3. 修建梁国柱同志的墓碑,作为永久纪念。
4. 看望梁国柱同志的家属,给予慰问与帮助。
为了宣传梁国柱舍身忘死的英勇事迹,《东北日报》曾作过专门报道,并发出向他学习的号召。
在作业岗位上献身的何止梁国柱一人,1986年李斌从北京来满洲里时,在中国外运满洲里公司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道:“满洲里的冬季特别长,如果没有棉大衣就会冻死人,零下四五十度的气候在外面守卫现场、换装货物真是考验人,不次于战场上的考验,就这样我们的同志们毫无怨言,冻脸、冻鼻子尖、冻脚、冻手指是常有的事。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外贸运输事业,有多少同志把可贵的生命留在了这里。如为保护油库牺牲的梁国柱同志,就永远守卫在这块土地上。再如我们的车站警卫战士、工人、干部在值班作业时,有的被冻僵造成残疾,有的冻得不能动弹而被无情的火车压死在铁轨上。当时的信念就是为了‘革命’,仅为饭碗没有人到这地方来。”
1996年,笔者在满洲里市档案馆有幸查到了金在万、乔同和两位献身同志的纪念碑碑文。金在万同志纪念碑碑文上写着:“金在万同志为朝鲜国人,‘八一五’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冬,在保证完成国家运输任务中不幸被机车碰倒牺牲,珠堪惋惜,特立此碑作为纪念。”
乔同和同志纪念碑碑文上写着:“乔同和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八一五’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冬,为了完成国家运输任务,不幸被机车碰倒牺牲,珠堪惋惜,特立此碑作为纪念。”
刘复初、罗为群夫妇是满洲里1946年建政时期党的领导人,他们每次回到满洲里都要到南区烈士陵园去为梁国柱等烈士扫墓并敬献花圈,以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刘复初说:“革命烈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我们活着的人有责任保护好烈士的墓地让他们安息,使得干部职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985年1月,刘复初、罗为群夫妇的长子刘怀北从自治区派到满洲里任挂职副市长。1985年7月,市委、市政府将南区烈士墓地辟建为烈士陵园。在副市长刘怀北主持下,由市政府拨出资金1万元,市城建局投入3000元,外运公司投入2000元,南区居民自愿捐款1000元,对南区烈士纪念碑和墓地进行了修复,并栽种了树木和花草,整治、改善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刘复初对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此举表示满意和感谢。他强调:“当年的《东北日报》在宣传报道时称梁国柱为优秀的中华儿女。他的事迹不亚于董存瑞,不救住那次火,满洲里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就要遭受巨大损失……他的皮肤被烧焦了,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刻还将手里的几元钱交了最后的党费,这个行为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这种精神永存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每年的重要节日都要宣传他们的事迹,对我们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北区有苏联红军烈士陵园,南区要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烈士陵园,要有全面的修建规划,切实将这里作为纪念烈士的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希望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把烈士陵园保护好、管理好。”
确实,梁国柱烈士的英勇事迹给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995年,笔者赴北京访谈到任坚老人,虽然近半个世纪的时光过去了,可当他在回忆到梁国柱当年的行为时仍然是潸然泪下、哽咽无语。老前辈对同事、对战友那种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教育着、感染着、熏陶着我。在这次精神洗礼之后,对梁国柱等烈士的认识有了深化和升华。在笔者主持中国外运满洲里公司党委工作期间,将南区烈士陵园作为企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党员到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重讲烈士事迹,做到“千万不要忘记,忘记就意味着背叛”。1996年8月,当年一些在满洲里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对外贸易运输机构的老前辈们回到故地,虽然他们当中诸如郑拓彬等人都走上了外经贸部长的领导岗位,可还是没有忘记一名普通的油站换装工人——梁国柱。他们一起来到烈士碑前追思、缅怀战友,真是难能可贵。
2017年5月13日,笔者为了完成这一篇稿子,再一次来到南区烈士陵园拍摄烈士墓碑、墓地。今年的这个时节虽然比往年偏凉、少雨,可是园内的丁香花还是顽强地开放了,树木也开始吐出了绿芽。由于多年未有修缮,墓碑、墓地有了一些破损。笔者与在陵园里遛弯儿的四名妇女(从48岁至72岁年龄不等)交谈,指着身边的烈士碑询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纪念碑吗?这里埋葬的都是什么人吗?”她们异口同声回答“不知道”,而其中一位似乎略微知道一点,补充道:“听说是苏联人吧?”也难怪,整个陵园见不到一个标牌和说明文字,而她们又都是1992年满洲里沿边开放以后来满洲里居住的外地人。二十多年来,口岸开放了,经济搞上去了,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喧嚣声中,烈士陵园显然受到了冷漠和忽略,对烈士陵园的管护,对烈士事迹的宣传,似乎淡化、弱化了。现今,本文提到的刘复初、罗为群、李斌、任坚等老前辈均已作古。长此以往,烈士的“真经”恐怕要失传了。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但愿当年梁国柱、金在万、乔同和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能够引领我们一代又一代边城人继续前进。
注:
1.刘复初,1946年至1952年在满工作,1947年被市各界代表大会选举为市人民政府市长,1950年刘复初任市委书记、市长。
2.罗为群,1946年至1952年在满工作,曾为中共满洲里市工委委员。
3.李斌,1950年至1953年在满工作,任中国陆运公司满洲里分公司经理。
4.任坚,1948年至1950年在满工作,任中央贸易部驻满洲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
 
 

上一篇:曾为牧民招待所
下一篇:贝壳式露天剧场